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是(美国最好的大学第一名)

出国留学 (42) 2个月前

美国,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孕育了无数传奇。在这片土地上,有一所高等学府,它见证了美国的成长,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它就是——哈佛大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哈佛,探寻这所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的传奇历程。

一、哈佛大学的起源

1636年,哈佛大学在马萨诸塞州剑桥镇诞生。当时,美国正处于殖民时期,英国殖民者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以传播基督教和提升文明。于是,一群有识之士决定创办一所高等学府,这就是哈佛大学的雏形。

二、哈佛大学的成长

1. 早期发展

在最初的几十年里,哈佛大学主要以培养神职人员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哈佛大学逐渐扩大了招生范围,开始培养各类人才。

时间 事件
1640年 哈佛大学更名为“新学院”,以纪念捐赠者约翰·哈佛。
1650年 哈佛大学开设了医学、法学等课程。
1672年 哈佛大学成为美国第一所拥有永久校舍的高等学府。
1770年 哈佛大学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基地。

2. 繁荣时期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哈佛大学迎来了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哈佛大学培养出了许多杰出人才,如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等。

时间 事件
1770年 哈佛大学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基地。
1800年 哈佛大学开设了哲学、数学、物理等课程。
1825年 哈佛大学开设了医学院。
1847年 哈佛大学开设了商学院。

3. 现代发展

20世纪以来,哈佛大学继续扩大规模,提升学术水平。如今,哈佛大学已成为世界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

时间 事件
1900年 哈佛大学开设了公共卫生学院。
1943年 哈佛大学开设了商学院。
1950年 哈佛大学开设了法学院。
1960年 哈佛大学开设了肯尼迪政治学院。
1980年 哈佛大学开设了设计学院。
2000年 哈佛大学开设了商学院。

三、哈佛大学的特色

1. 学术氛围浓厚

哈佛大学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在这里,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与优秀的人才共同探讨学术问题。

2. 师资力量雄厚

哈佛大学拥有一支世界级的教师队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些教师不仅在教学上有着丰富的经验,还在科研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 注重人文教育

哈佛大学强调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里,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文化、艺术、历史等知识,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四、哈佛大学的贡献

1. 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

哈佛大学培养了无数杰出人才,他们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美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发展

哈佛大学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提升了美国的教育水平

哈佛大学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为美国的教育事业树立了典范,推动了美国教育水平的提升。

哈佛大学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见证了美国的成长。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哈佛大学的辉煌历程,也看到了它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重要贡献。让我们向这所伟大的学府致敬!

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是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前身为剑桥学院。1636年 10月28日,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议会通过决议,决定筹建一所像英国剑桥大学那样的高等学府,每年拨款400英镑(对应于当时经济情况)。由于创始人中不少人出身于英国剑桥大学,他们就把哈佛大学所在的新镇命名为剑桥。1638年正式开学,第一届学生共9名。1638年 9月14日,牧师兼伊曼纽尔学院院长的J.哈佛病逝,他把一半积蓄720英镑和400余册图书捐赠给这所学校。1639年 3月13日,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议会通过决议,把这所学校命名为哈佛学院。在建校的最初一个半世纪中,学校体制主要仿照欧洲大学。1721年正式设立神学教授职位,1727年设立数学和自然科学教授职位,1780年设立医学教授职位。同年扩建成哈佛大学;1816年成立神学院,1817年成立法学院,以后各学院相继在19世纪成立。教育学院成立于1920年;1936年又成立了政治学院(1966年命名为J.F。肯尼迪政治学院)。1966年以来,哈佛大学共设10个研究生院,即文理、商业管理、设计、牙科医学、神学、教育、法学、医学、公共卫生和肯尼迪政治学院;2个招收大学本科生的学院,即哈佛学院和拉德克利夫学院;并设继续教育办公室,专门负责暑期学校、附设课程和终身学习中心。牙科医学、医学、公共卫生等3个研究生院设立在波士顿,其余各学院均集中于剑桥。各学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学。哈佛.大学创建300多年以来,为美国以及世界培养了无数的政治家、科学家、作家、学者。

迄今为止,有6位美国总统出自哈佛,他们是:约翰·亚当斯、约翰·昆西·亚当斯、拉瑟福德·海斯、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翰·肯尼迪。

请问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是哪所

美国第一所高等学院--哈拂学院

哈佛大学建于1636年,坐落在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是美国最古老的私立高等学府,也是美国和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名牌大学之一。因建校委员会的70名委员都在英国剑乔大学受过高等教育,该校起初被称为“剑桥”,学校所在地也被取名“坎布里奇。”1638年,约翰。哈拂这位建校委员将其一半财产和一个图书馆捐赠给学校。后来,为了纪念他,学校更名为“哈拂”,并为其塑立铜像,哈拂校园里的教学楼、图书馆、博物馆、宿舍等建筑物,大多以捐赠者的名字命名。1780年,哈佛学院更名为哈佛大学。

15世纪末由欧洲通往美洲的大西洋航道被意大义航海家哥伦布开辟出来以后,欧洲人纷纷远涉从洋,来到时美洲这块奇异而军事富饶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17世纪初,首批英国殖民到时达北美东海岸,在那里开拓了自己的“伊甸园”新英格兰。移民中有100多名清教徒,曾在英国的牛津大学受过古典式的教育。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后代在新的家园也能受到这种教育他们于1636年在马萨诸赛洲的查尔斯河畔首建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学府——哈佛学院。1780年即美利坚合众国建立的第4年,已经有140多年历史的哈佛学院升格为哈佛大学。

当初哈佛学院的创办者,把他们的英国故土伊利莎时代的剑桥大学的模式,移植北美的“新英格兰”来了。他们把自己创办的学院,定名为“剑桥学院”(Cambridge College),为了纪念学校的创办者和主要捐款者、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文硕士约翰.哈佛(John Harvard,1607年——1938年),马萨诸赛议会通过决议,将学院改名为“哈佛学院”。哈佛学院时代沿用至今的校徽,用拉丁文写着VERITAS字样,其汉译为“真理”。哈佛大学校训的原文,也是用拉丁文写的,译作英语是Let Plato Be your friend, and Aristotle, 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其汉译为:“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校徽和校训的文字,都昭示着哈佛大学立校兴学的宗旨——求是崇真。担任哈佛大学校长20年(1933——1953)之久的美国教育家科南特(J. B. Conant,1893——1978)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于一代一代人的质量。”真正在择师和教育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哈佛大学才得以成为人文荟萃、人才辈女出的第一流学府,对美国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和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世界各国的求知者具有吸引力。

哈佛大学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治国人才,出过六位美国总统,他们是:

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 1735——1826)北美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之一,1794年接替华盛顿为美国第二任总统。

约翰.昆西.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 1767——1848)约翰.亚当斯之子,曾任哈佛大学修辞学教授,1825年当选为美国第六任总统。

拉瑟福.伯查德.海斯(Rutherford Birchard Hayes,1822——1893)美国南北战争时期(1861——1865)参加林肯总统领导的联帮政府军,1877年当选为美国第十九任总统。

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1858——1919)1901年,接替麦金利为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连任至1909年,获1906年诺贝尔和平奖。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1882——1945)连任四次(1932——1945)的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为美国经济复兴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17——1963)1961年增长44岁时当选为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1963年遇刺生亡。

美国前国务(1973——1977)利基格,(Henry Kissinger),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担任哈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是哪所

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是哪所?

15世纪末,由欧洲通往美洲的大西洋航道被哥伦布开辟出来以后,欧洲人纷纷远涉重洋来到美洲。17世纪初,首批英国移民到达北美,在那里开拓自己的“伊甸园”——新英格兰。移民中有100多名清教徒,曾在牛津和剑桥大学受过古典式的高等教育,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在新的家园也能够受到这种教育,他们于1636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建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学府——哈佛学院。1780年,即美国建国后的第四年,已经有了140多年历史的哈佛学院升格为哈佛大学。

当初哈佛学院的创办者把剑桥大学的模式移植过来,学院最初定名为“剑桥学院(Cambridge College)”。1639年,为了纪念学院的创办者和建校费用的主要捐献者约翰哈佛(John Harverd),马萨诸塞议会通过决议,将学院改名为“哈佛学院”。

由哈佛学院时代沿用至今的哈佛大学校徽上面,用拉丁文写着VERITAS字样,意为“真理”。哈佛大学校训的原文,也是用拉丁文写的,意为“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校徽和校训的文字,都昭示着哈佛大学立校兴学的宗旨-求是崇真。

担任哈佛大学校长长达20年(1933——1953)之久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人的质量”。正是在择师和育人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哈佛大学才得以成为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的第一流著名学府,对美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和高等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世界各国的求知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竞争中争先

1693年,北美第二所学府威廉玛丽学院(今弗吉尼亚大学的第一所学院)诞生。1701年,耶鲁学院(今耶鲁大学的第一所学院)成立。这两所学院的出现,使哈佛学院有了伙伴和竞争的对手。18世纪下半期,北美洲陆续建起了9所学院,新建的学院虽然大体上仍沿袭英国古老学府的模式,毕竟时代不同了,受欧洲启蒙运动和产业革命的影响,数学和自然科学陆续挤进这些学院的教学领域。受英国古老大学传统影响较深的哈佛学院,面临着强有力的挑战。1727年,哈佛学院建立了数学和自然哲学的教授讲座,这是顺应时势的变革之举。此时,北美产业革命的势头兴起,新兴的工商业对应用科学的需求使哈佛面临着重大的抉择:要么墨守成规,这将失去它在北美高等学府中的领袖地位;要么推陈出新,以求继续执掌北美学府之牛耳。哈佛选择了后一条路。

数学和自然哲学教授讲座开设后,哈佛学院还置备了一批科学仪器和设备,教授们用实验的方法,向学生讲授天文、物理和化学知识。在数学领域内,设立了测量术和航海术等技术学科。1780年,医学教授讲座的建立,促进了植物学和化学的研究。教授们开展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在北美和英国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自然科学终于在哈佛建立起牢固的阵地,并对其它学院产生影响。

1775-1783年,北美13个英国殖民地爆发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哈佛学院顺应潮流,站在同情和支持独立战争的正义事业一边。在马萨诸塞,几乎所有著名的革命者都是哈佛的毕业生,包括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1775年7月3日,乔治华盛顿在哈佛学院所在地坎布里奇就任北美独立战争军队的统帅,他的司令部也一度设在坎布里奇。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后,哈佛学院给独立战争的主要领导人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国第三任总统)、约翰杰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任首席大法官)、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首届美国联邦***财政部长)等人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到1780年,哈佛学院已先后建立了神学、数学和自然哲学、医学等教授讲座,学院升格为大学。按照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传统,必须拥有3个学院的联合体,才够格称为大学,当时马萨诸塞州议会竟破格承认哈佛学院升格为大学,这既是厚爱,也是鞭策。哈佛大学继续抓紧自身建设,1816年设立了神学院,1817年设立了法学院,加上原有的以文理为主科的哈佛学院,一共有了3个学院,成为名副其实、名正言顺的大学了。19世纪上半叶,哈佛大学的影响已超出马萨诸塞之外,及于美国中部和南部。

在北美独立战争初年,哈佛学院的基金,连同地产的租金在内,不足1700英镑。战后的1793年,哈佛的基金已超过18.2万美元。到了19世纪,由于校友的赞助,哈佛大学的基金稳步上升,1800年为24.2万美元,1869年为225万美元。

在此期间,哈佛大学的课程设置有了较大的变化。1790年,哈佛大学开设了拉丁文、希腊文、数学(包括天文学)、英文写作、哲学(包括形而上学、道德和政治)、神学、自然科学,希伯来文和法文两科由学生任选一科。哈佛大学课程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在此时期,德国著名教育家威廉洪堡关于大学教育改革提出了著名的三条原则:独立性;自由与合作二者统一的原则;教育与研究统一的原则和科学统一的原则。洪堡不仅提出了大学改革的理想,并在他倡办的柏林大学中付诸实践,提倡学术自由,教育与科研相结合,柏林大学成为德国新型大学的榜样。在哈佛大学任教的一些青年教授,曾经留学德国,受到德国大学的影响,他们要求改变英国大学的模式,转而以德为师,效法德国大学的一套制度。1825年,有4位青年教授联名提出4项改革意见:减少古典文学课程的比重;重视对现代外国文学的研究;设立研究生的学位制度;按照学生的能力分班教学。这4项意见当时未被采纳。

1829年,昆西(J.Quincy)出任哈佛大学校长,他大刀阔斧,极力扭转哈佛大学的方向,大力倡导重视理科的教学。他任职16年(1829——1845),在哈佛大学办起了理学院,建立了一座天文台。18世纪和19世纪,随着哈佛大学的发展,学校课程内容范围扩大了,重点转换了,自然科学受到了极大重视。

1869——1909年,化学家埃利奥特(Charles.William Eliot)担任哈佛大学校长,他任职40年,把哈佛大学建设成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大学。他使法学院、医学院获得了新的活力,并且新建了商业管理学院、牙医学院、文理学院,注册学生从1000人上升到3000人,教学人员从49名增加到278名,学校基金从2300万美元增加到2.25亿美元。

1909——1933年,洛厄尔(Abbott Lwrence Lowell)担任哈佛大学校长,他重新制定了大学本科生课程计划,实行课程的集中与分配相结合的制度,以便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洛厄尔实行的导师制,至今仍被哈佛大学沿用。洛厄尔最突出的贡献是在哈佛大学实行住宿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使得在大型的综合大学中,本科生都有一个小型的学院环境,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年住在哈佛校园内或附近的宿舍中,一年以后,学生们分住在12幢宿舍楼内,还为少数走读生设置了第13幢宿舍楼。每幢宿舍楼内有一位住校教师和一个导师组,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此外,每幢宿舍楼还设有餐厅、图书馆,在宿舍楼区,经常开展各种有趣的体育、社会和文化活动。

近几届的几位校长,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普西(Nathan Marsh Pusey),博克(Derek Bok)和现任校长陆登庭(Neil L Rudenstine)等都对哈佛大学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一方面千方百计地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同时也尽力发挥哈佛大学作为研究机构的出类拔萃的作用。

科南特1919——1953年历任哈佛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校长,他在哈佛大学实行校外特别委员会制度,用这个机构来评议学校教师的资格和任期。他还创建了一项普通教育方案,除主修课程以外,向所有本科生提供广泛的学习领域。

1953——1971年,普西任校长,在他的主持下,哈佛大学进行了美国高等教育史规模最大的募捐活动,为哈佛筹集资金达8.25亿美元,这项活动提高了哈佛大学教师的薪金,扩大了对学生的资助,建立了新的教授职位,充实了教学设备。

1971年以来,博克担任校长,他精心处理了高等教育中一些主要问题,包括行政管理、少数民族和妇女受教育的机会以及学术界与工业界之间的技术转换等问题,博克校长还重新组织了哈佛大学的管理机构,把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引进到哈佛大学的各个研究生院和各个系科。

1991年,陆登庭出任第26任校长,作为更好地协调各学院和教师关系的一部分,他开创了一个集中的全校范围的学术计划,目的是辨别出哈佛最主要和优先的部分。另外,陆登庭还强调大学的责任:优秀的本科教育,大学的门始终向不同经济阶层的人敞开,研究型大学如何适应信息快速增长和严重财政约束的时代,在一个自由表达的社会中迎接挑战。

课程的不断改革与更新

哈佛大学36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发展与变革互相推进的历史。

创建后一个半世纪的哈佛学院,一直是以英国的牛津、剑桥两所大学为模式,以培养牧师、律师和官员为目标,注重人文学科,学生不能自由选择课程。19世纪初,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号角在哈佛吹响了,崇尚“学术自由”和“讲学自由”。“固定的学年”和“固定的课”的老框框受到冲击,自由选修课程的制度逐渐兴起。在哈佛学院也有人倡议实行课程选修制度,这种革新的要求遭到传统的保守势力的反对,倡议在哈佛未得实现。

然而,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个性的呼声日益高涨。1839年,哈佛大学再次发动课程改革。1841年,哈佛正式实行选课制,但在保守势力的反对下很快又有所倒退。

19世纪60年代,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南北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生产力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地位逐步提高,工程师、自然科学家和工业技术人才得以和律师、官员等并驾齐驱。形势的变化对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十分有利,选修制再次兴起,哈佛又一次走在了改革的前列。

1869年,年仅35岁的埃里奥特担任哈佛大学校长,此后他担任校长40年,是推行选课制的主将,在他的领导和推动下,哈佛大学全面实行选修制。到1895年,只有英语和现代外语仍为必修课,其它均为选修课。美国许多高校纷纷步哈佛大学后尘,减少或废除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按照自由选修制的要求,攻读一种学位,可有16门课程供学生选修,只要符合规定,便可取得相应的学位。这种方法打破了固定的四年学制,成绩优异者三年内即可取得相应的学位,可称得上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了。在埃里奥特的努力下,哈佛大学招聘名流学者任教,选修课程开设超过其它大学,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埃里奥特的教育思想和课程改革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他强调高等学校要给予学生三个法宝:一是给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二是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三是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的行为转化为自主的行为,使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

1909年,洛厄尔出任校长,他在保留自由选课制优点的前提下又提出了新的教改方案,从1914年起,实行"集中与分配"制。所谓“集中”,是指从16门可供选择的课程中,必须选修6门本系的专业课,以保证重点;所谓“分配”,是指另外的6门课程从3个不同的知识领域中各选两门,以保证学生具有比较广泛的知识面。余下的课任学生自由选择。这种制度既保证专业课学习的深度,又能扩大学生的视野,也可给学生的个人爱好留下适当的余地。

哈佛大学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它的总部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波士顿的剑桥城,医学院和商学院位于波士顿市区

美国第一所学府——哈佛学院

15世纪末,由欧洲通往美洲的大西洋航道被哥伦布开辟出来以后,欧洲人纷纷远涉重洋来到美洲。17世纪初,首批英国移民到达北美,在那里开拓自己的“伊甸园”——新英格兰。移民中有100多名清教徒,曾在牛津和剑桥大学受过古典式的高等教育,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在新的家园也能够受到这种教育,他们于1636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建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学府——哈佛学院。1780年,即美国建国后的第四年,已经有了140多年历史的哈佛学院升格为哈佛大学。

当初哈佛学院的创办者把剑桥大学的模式移植过来,学院最初定名为“剑桥学院(Cambridge College)”。1639年,为了纪念学院的创办者和建校费用的主要捐献者约翰哈佛(John Harverd),马萨诸塞议会通过决议,将学院改名为“哈佛学院”。

由哈佛学院时代沿用至今的哈佛大学校徽上面,用拉丁文写着VERITAS字样,意为“真理”。哈佛大学校训的原文,也是用拉丁文写的,意为“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校徽和校训的文字,都昭示着哈佛大学立校兴学的宗旨-求是崇真。

担任哈佛大学校长长达20年(1933——1953)之久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人的质量”。正是在择师和育人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哈佛大学才得以成为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的第一流著名学府,对美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和高等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世界各国的求知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