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这座位于西藏高原的圣城,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无数朝圣者和游客。而拉萨尔,作为拉萨的一个地名,更是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拉萨尔,探寻这座灵魂之地的魅力。
一、拉萨尔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拉萨尔位于拉萨市区东部,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畔。这里地势平坦,气候宜人,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拉萨尔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这里就是吐蕃王国的都城。随后,历经元、明、清等朝代的统治,拉萨尔逐渐发展成为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拉萨尔的景点与人文景观
1.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拉萨尔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西藏的象征。这座宫殿始建于公元7世纪,由松赞干布所建,后经历代扩建,成为如今规模宏大的宫殿。
布达拉宫内有无数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是了解西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2. 大昭寺
大昭寺位于拉萨市中心,是西藏最古老的寺庙之一。这里供奉着文成公主带入的佛像,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圣地。
大昭寺的建筑风格独特,寺内壁画、佛像等艺术品丰富多彩,令人叹为观止。
3. 八廓街
八廓街是拉萨最繁华的商业街,也是游客们品尝藏式美食、购买特色纪念品的好去处。
八廓街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藏族风情。
三、拉萨尔的美食与民俗
1. 美食
拉萨的美食独具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 酥油茶: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具有提神醒脑、御寒的作用。
* 糌粑:用青稞面制成的食品,是藏族人民的主食之一。
* 牦牛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藏族人民的传统美食。
2. 民俗
拉萨的民俗丰富多彩,其中最具特色的有:
* 晒佛节:每年农历四月,拉萨市民会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晒佛仪式,祈求平安吉祥。
* 雪顿节:每年农历七月,拉萨市民会举行雪顿节,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四、拉萨尔的旅游攻略
1. 最佳旅行时间
拉萨的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月至10月,此时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2. 交通攻略
拉萨市区交通便利,游客可以选择以下方式前往:
* 飞机:拉萨贡嘎机场有往返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班。
* 火车:拉萨火车站有往返全国各地的火车。
* 长途汽车:拉萨有通往周边地区的长途汽车。
3. 住宿攻略
拉萨的住宿条件较好,游客可以选择以下几种住宿方式:
* 酒店:拉萨市区有众多星级酒店,设施齐全,服务周到。
* 青年旅社:价格实惠,环境舒适,适合年轻游客。
* 藏式旅馆:体验藏族风情,感受当地文化。
拉萨尔,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圣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藏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体验到浓厚的宗教氛围,品尝到美味的藏式美食,领略到壮丽的自然风光。拉萨尔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相信它会给你留下难忘的回忆。
拉萨尔主义 19世纪60—7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中出
现的一种机会主义的思潮和派别。因其创始人德国
工人运动的鼓动家拉萨尔而得名。代表作有“拉萨尔的
《工人纲领批判》、《公开答复》和《资本与劳动》等。拉萨尔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贫困是由所谓
“铁的工资规律”造成的;要废除这个规律,就必须建立生
产合作社,使工人成为自己企业的企业主,获得全部劳动
所得;要建立生产合作社,必须依靠国家帮助;要取得国
家帮助,必须争取普选权,其途径是建立全德工人联合
会,进行和平和合法的宣传鼓动。此外,它还反对工农联
盟,把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称为“反动的一帮”;支持普鲁士
王朝通过战争的手段自上而下地统一德国,力图把工人
运动引上所谓国家社会主义的道路。总之,拉萨尔主义最
核心的内容是由普鲁士资助建立生产合作社和争取普选
权来和平实现社会主义。拉萨尔主义一度给德国工人运
动造成很大危害,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发展
的主要障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蒲鲁东》、《哥达纲领
批判》等著作中,对拉萨尔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他们
指出,“拉萨尔的全部社会主义在于辱骂资本家,而向落
后的普鲁士容克献媚”,是一种地道的“普鲁士王国政府
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55—256
页)
拉萨尔主义曾被称为国家社会主义(后来不再这样称呼),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德国的小市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
在拉萨尔看来,国家是超越阶级,凌驾于一切人之上的普遍利益的代表。拉萨尔宣称通过建立工人合作社就能够实现社会主义,而为了建设工人合作社,就必须依靠国家的帮助。在这里,拉萨尔所期望的国家帮助不是来自于工人执政的民主共和国,而是来自于普鲁士政府,这无疑是错误的。
为了笼络工人打击自由主义,普鲁士政府实行了一些提高工人福利的待遇的政策,但如果因此而与普鲁士政府结盟,就等于巩固了专制统治。尽管拉萨尔提出要实现普选权,但是普鲁士政府不可能做出太多的让步。
拉萨尔宣称存在铁的工资规律,他认为工资的提高会刺激工人生育更多的后代,随着过剩人口的增多,工资将又被拉回到原来的水平上。既然工资水平是无法得到提高的,那么工人就应该放弃旨在提高工资的一切斗争。如放弃罢工等。
铁的工资规律的理论不过是对马尔萨斯理论的抄袭。马克思用深厚的政治经济学学识指出,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是众多的,影响工资的规律不仅不是铁的,而且是富有弹性的。工人通过斗争是能够提高自己的待遇的。工人应该不放弃任何的斗争手段,包括和平合法斗争的形式。
拉萨尔声称,除了无产阶级,一切阶级都是反动的一帮。所以,他反对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小农联合起来推翻专制统治。拉萨尔又否认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机关,认为国家是超阶级的,通过国家的帮助,就能消灭资产阶级。
马克思指出,对于当时的德国来说,最首要的任务是推翻专制制度,只要德国资产阶级愿意推翻普鲁士的专制制度,无产阶级就要与他们一起进行民主斗争。尽管无产阶级不可能因此获得政权,却能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奠定社会基础。
拉萨尔却与专制势力联合起来,要将工人变成为维护专制制度的帮凶。所以他提出,工人应放弃夺取政权的愿望,实现共产主义要依赖于国家的支持。
拉萨尔逝世后,恩格斯在书信中写道:若不是拉萨尔过早去世,那么必将看到拉萨尔背叛无产阶级的一天。马克思也指出“拉萨尔的全部社会主义在于辱骂资本家,而向落后的普鲁士容克献媚”,是一种地道的“普鲁士王国政府的社会主义”。
这一切得到了事实的证明,后世的历史学家发现了拉萨尔写给俾斯麦的书信,表明拉萨尔和普鲁士政府确实达成秘密的交易。
拉萨尔(1825――1864)出身于德国犹太富商家庭,少年时代曾被称为神童,青年时代在柏林大学学习过黑格尔哲学,后来成了律师。他在欧洲1848年革命期间,投身于革命运动,为马克思所领导的《新莱茵报》工作过,并曾被捕入狱。在1849年2月至5月期间,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四次以《拉萨尔》为标题,在《莱茵报》上公开发表文章声援过拉萨尔的斗争。革命失败后,他继续从事律师工作,完成了为哈茨费尔特伯爵夫人办理离婚案的工作,伸张了正义,获取了良好的名声。当沉寂了一个时期的国际工人运动在六十代年初开始复苏的时候,拉萨尔积极参加了德国工人运动,于1862年和1863年先后发表了《工人纲领》、《公开答复》等小册子。1863年5月担任了当时最大的、最重要的德国工人组织――全德工人联合会的主席,而此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正在远离德国的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