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大学(逢甲大学在大陆的水平)

出国留学 (31) 2个月前

逢甲大学,位于台湾台中,是一所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学府。自创立以来,逢甲大学始终秉持“逢甲精神”,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台湾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逢甲大学,感受这所充满活力的学府的独特魅力。

一、逢甲大学的历史沿革

逢甲大学成立于1967年,由著名教育家、实业家蔡万霖先生创办。最初,学校名为“逢甲理工学院”,仅设有土木工程、电机工程、机械工程等三个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逢甲大学逐渐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结合、理工渗透的学科体系,成为台湾地区乃至亚洲地区知名的高等学府。

二、逢甲大学的学科建设

逢甲大学设有11个学院,涵盖工、理、文、法、商、管、教育、艺术、社会、健康等10个学科门类。其中,土木工程、电机工程、机械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等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学院名称 主要学科
工学院 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理学院 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
文学院 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新闻传播、哲学、历史学
法学院 法律、政治学、社会学
商学院 会计学、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教育学院 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
艺术学院 音乐、美术、设计、戏剧与电影等
社会学院 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等
健康学院 护理学、医学技术、健康管理等

三、逢甲大学的师资力量

逢甲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不乏国内外知名学者和行业精英。教师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生们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四、逢甲大学的教育特色

1. 实践教学:逢甲大学注重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国际化教育:逢甲大学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海外交流、学习的机会。

3. 创新创业教育:逢甲大学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五、逢甲大学的学生生活

逢甲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校设有多个社团组织,涵盖文学、艺术、体育、科技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

六、逢甲大学的未来发展

面对未来,逢甲大学将继续秉持“逢甲精神”,以“培育优秀人才、服务社会、贡献国家”为己任,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逢甲大学作为台湾地区乃至亚洲地区知名的高等学府,凭借其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学科建设和独特的教育特色,吸引了无数优秀学子前来求学。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逢甲大学将继续为台湾社会乃至全球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逢甲大学怎么样

逢甲大学,位于台湾台中市西屯区,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私立普通大学,与大陆的211级学校相当。在台湾,其工科学科享有较高声誉,尤其是电资类专业,如电机、电子、光电和资讯工程,相较于国立大学如宜兰大学和联大,有着一定的优势。商业学科则相对较弱,商学专业的录取分数普遍低于国立的联大、宜大,以及私立的中原大学和东海大学。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位于繁华的逢甲夜市商圈内,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如果你是计划来此交流的学子,逢甲大学的工科背景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可能会吸引你。

逢甲大学的历史沿革

1959年十月开始筹备该校,创办人为丘念台、萧一山、杨亮功等诸先生。 1960年二月本学院董事会奉准备案。 1960年三月董事会召开成立会,推举萧一山先生为董事长,并商讨本学院立案应备之各项手续。 1960年七月本学院奉教育部令准予立案,并核定成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会计及工商管理等4个学系。 1960年十一月举行创校始业式典礼,由陈泮岭院长亲自主持,日后即以是日为校庆日。 1962年八月高人言先生接任该校院长一职,交接典礼于台中市政府大楼“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台中研究区”会议室举行,教育部派张兆督学监交。 1963年一月张希哲先生接任院长一职,高人言先生担任董事长。 1963年二月本学院由北屯迁至西屯新址上课;同月教育部核准设置夜间部。 1963年六月教育部核准增设建筑工程、银行保险及国际贸易学系。教育部核准增设建筑工程、银行保险及国际贸易学系。 1964年六月教育部核定该校增设机械工程、纺织工程及财税学系。教育部核定该校增设机械工程、纺织工程及财税学系。 1965年六月第一届毕业典礼由高董事长主持,计毕业土木系33人,会计系34人,水利系17人,工商管理系52人,共136人。 1967年六月日间部第三届、夜间部第一届毕业典礼,由张希哲院长主持。日间部第三届、夜间部第一届毕业典礼,由张希哲院长主持。 1969年一月第四十次院务会议决定日间部增设电脑学系,并推定廖英鸣等13人为电脑中心筹备小组负责人。 1969年五月第三十五次行政会议,通过招考转学生及实习银行实习办法等案;同月教育部核准增设电子计算机科学系。 1970年五月校歌由张希哲校长综合同仁意见,口述要点,由黄纯仁教授作词,名音乐家黄友棣作曲,于第97次院务会谈中确定,自59学年度(1970)起采用。 1971年十一月创校十周年纪念暨全校运动大会开幕、新建图书馆落成剪彩典礼,典礼由张希哲院长主持。 1972年五月该校奉准核准增设纺织研究所。 1973年六月该校于育乐馆举行新旧任院长交接典礼,张希哲院长退休,由廖英鸣先生接任院长。 1973年九月本学院与美国IBM公司于台北市希尔顿大饭店签约,装置新型电脑系统,由本学院廖英鸣院长及IBM台湾公司代总经理孙翔代表签字。 1974年六月研究所硕士班第一届、大学日间部、夜间部毕业毕业典礼,由高人言董事长主持。 1975年八月图书馆原隶属于教务处,于今日升格为一级单位,直属校长。 1976年六月该校与美国加州大学签订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由本学院高信董事长与加州大学校长贺恩,今日在加大学生服务行政大楼举行签约仪式。 1977年七月为加强教学,分别设置研究部、工学部、商学部,聘林宗华教授兼研究部主任,杨学周教授兼工学部主任,吕之渭教授兼商学部主任。 1977年二月为加强人事管理人事组升格为人事室,聘黄瑞祯先生为人事室主任。 1977年十一月本学院新建大门与新辟校门大道逢甲路,同时完工启用。 1978年五月纺织研究所奉教育部台(67)高学第11819号函(1978年发布),核准同意筹设纺织工程研究所博士班。 1980年六月该校改制逢甲大学正式实施,应届毕业生领大学毕业证书。 1980年八月该校改制大学将原有科系分为五所学院,研究学院、工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 1982年九月教育部商学院评鉴结果于今日正式发表,该校列为公私立三所大学政大、台大、逢大,优等之一。 1987年八月新增副校长一职,由杨浚中教授接任。 1988年八月新旧任校长交接典礼于育乐馆大礼堂举行,在高信董事长监交下,廖英鸣校长将象征重责大任的印信移交给新任校长杨浚中博士。 1994年五月私立大学校院中程校务发展计划八十二学年度(1993)奖助经费业经教育部核定,该校获四千四百馀万元奖助金,在全台私立大学校院中高居第二位。 1995年八月何宜武董事长主持新卸任校长交接典礼,新任校长黄镇台教授,卸任校长杨浚中教授。 1995年九月该校首度招收在职研究生。 1995年十二月教育部84学年度(1995)奖助私立大学校院改善师资及四年中程校务发展计划奖助,该校两项奖助金额均居各大学校院之冠。 1996年八月为推动全人教育,成立“学生领导知能中心”。 1998年二月学生心理辅导中心经第569次行政会议通过更名为“谘商辅导中心”,并将导师业务正式纳入该中心统筹办理。

黄镇台校长出任国科会主委,董事会1998年2月13日决议由原工学院院长刘安之教授及总教长李元栋教授为副校长,刘安之副校长并代理校长职务。 1998年五月教育部公布86学年度(1997)私立大学校院中程校务发展计划审查结果,该校获得奖补助名列第二。 1999年八月成立研究发展处、文理学院更名为理学院,新设人文社会学院、资讯电机学院。 2001年二月成立公共关系室。 2001年八月成立校友联络暨就业辅导室;资讯中心改组为资讯处;进推广学院成立,成为台湾地区第一所以学院作为推广教育单位的大学。 2001年十一月逢甲大学电视台正式开播;创设员工福利储蓄年金制度。 2003年八月成立国际事务处。 2004年二月增设学术副校长并敦请企业管理学系张保隆教授兼任副校长一职。 2005年一月技术移转中心获国科会评定为台湾绩优技术移转中心,勇夺第一。 2005年五月教育部成立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该校获得八千万补助。 2005年八月新设“e三五计划办公室”。 2005年十月教育部公布九十四年度(2005)私立大学校院整体奖补助经费核拨金额,该校荣获1.47亿馀元,居台湾地区第三位。

教务处增置“教师教学成长中心”。 2006年一月公告该校正式更名为“逢甲大学”,完成法人登记。

资讯处通过软体教育指标CMMI-SW/SS ML3评鉴,这是全世界第一个通过CMMI-SW/SS成熟度第三级的学校单位,不仅是全台第一也是全球第一所。 2006年七月教育部公布2006年度教学卓越计划审核结果,该校获得1亿1千3百万元奖助拔得头筹。 2006年八月新增经营管理学院;成立体育事务处。 2007年五月荣获教育部评选为中部区域教学资源中心,奖助金额为5,500万元,高居全台之冠。 2007年七月刘安之校长任期届满,由企管系讲座教授也是现任副校长张保隆博士接任该校第八任校长,并经报教育部核准。 2007年八月增设金融学院。

教育部日前公布96年度(2007)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审核结果,该校再度蝉联台湾第一,荣获一亿一千八百多万元之最高补助。 2008年二月成立教学资源中心。 2008年八月教育部公布97年度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审核结果,该校经考评荣获教育部继2006、2007年的第一名佳绩,2008年再度蝉连为全国教学卓越第一,获得教学卓越计划一亿二千四百多万元最高补助。 2009年六月教育部公布2008年度下半年系所评鉴结果,该校19个系所35个班别及8个学位学程,创下国内大学校院“全数通过”首例。 2009年八月教育部公布2009年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审核结果,该校继第一期连续2006、2007、2008三年荣获第一名佳绩后,2009年再次获得教学卓越计划1亿3,500万元最高额补助,连续四年台湾第一。

新成立中科办公室。 2009年十一月成立“APEC先进生质氢能技术研究中心”。 2010年十一月该校GIS中心于2010年11月正式加入欧盟“Plan4All”计划,成为该计划25个合作伙伴中,唯一来自台湾的学术单位。2011年八月逢甲大学校友总会100年度会员大会,曾永权学长连任第四届校友总会总会长、潘文方学长连任第四届校友总会监事长。2011年九月计算机科学、工程及材料工程三项领域进入了代表世界排名前1%的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ESI)。2011年十一月庆祝创校50周年,该校举办校友暨全校师生运动会、马英九先生“百年树人”植树典礼等一系列活动,上千位海内外校友返回母校与在校师长和学弟妹同庆。2012年六月2011年度下半年大学校务评价结果,逢甲大学继2008年大学校院系所评价全数通过后,再次创下佳绩,校务评鉴项目均获认可“通过”,荣获“办理完善,绩效卓著”之绩优大学的殊荣。2013年二月教育部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该校第三期再度荣获教育部首选,核定四年每年9,000万元奖助金殊荣。2013年八月该校第九任校长李秉乾博士就职典礼于该校启垣厅盛大举行。

逢甲大学在大陆承认吗

逢甲大学作为台湾知名的高等学府,其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备受认可。然而,目前大陆地区并未正式承认逢甲大学的学历和资格。这主要源于大陆对台湾高校的认可机制,即需要经过教育部门的审批和认证。由于逢甲大学尚未获得相关批准,因此在大陆的求学或就业过程中,应对其学历和资格进行谨慎评估,以确保能够得到有效的认可和应用。

在考虑逢甲大学作为学习选择时,应当特别关注其在大陆地区的学历认可情况。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路径,还能确保所取得的学历在大陆具有一定的认可度和实用性。尤其对于有意向在大陆深造或就业的学生而言,了解逢甲大学的学历认可情况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由于大陆地区对于台湾高校的认可标准较为严格,建议学生在选择逢甲大学或其他台湾高校时,不仅要考虑其在台湾的学术声誉,还要关注其学历在大陆的认可度。这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中,避免不必要的困扰和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逢甲大学的学历在大陆地区尚未获得正式承认,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教育质量不高。逢甲大学依旧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体验。因此,对于有意向在台湾学习的学生来说,逢甲大学仍然不失为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最后,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加深,逢甲大学或许能够在未来获得大陆教育部门的认可。因此,对于有意向在大陆发展的学生而言,持续关注逢甲大学在大陆的学历认可情况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