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描述(法学专业描述简历)

出国留学 (5) 1周前

在众多专业中,法学专业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追求正义、热爱法律的学子。法学专业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信仰,一种追求公平正义的精神。法学专业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揭开它的面纱。

一、法学专业的定义

法学专业,又称法律专业,是研究法律现象、法律制度、法律思想、法律文化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旨在培养具有扎实法律理论基础、熟练法律实务操作能力、高尚职业道德的法治人才。

二、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课程

宪法学:学习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主要内容。

民法学:研究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权利、民事义务等。

刑法学:研究刑法的基本原则、犯罪构成、刑罚等。

行政法学:研究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行为、行政诉讼等。

2. 专业课程

商法学:研究商事法律关系、商事组织、商事行为等。

经济法学:研究经济法律关系、经济行为、经济纠纷等。

国际法学:研究国际法律关系、国际组织、国际争端解决等。

3. 实务课程

法律文书写作:学习撰写法律文书的基本技巧。

模拟法庭:通过模拟法庭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

实习实训:在校期间,学生可到法院、律师事务所等机构进行实习,了解法律实务。

三、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主要就业方向包括:

1. 国家机关:如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

2. 企事业单位:如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律顾问等。

3. 科研机构:如法学院校、研究机构等。

以下是一张表格,展示了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就业方向 毕业生人数 占比
国家机关 30% 30%
企事业单位 40% 40%
科研机构 30% 30%

四、法学专业的学习方法

1. 理论联系实际:法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多读书、多思考:法学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泛,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3. 参加实践活动:积极参加模拟法庭、实习实训等活动,提高自己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

五、法学专业的优势与挑战

1. 优势

社会需求大: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学专业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

就业前景广阔: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多样,可选择余地大。

职业发展空间大:法学专业毕业生可在多个领域发展,如律师、法官、检察官等。

2. 挑战

学习难度大:法学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学习难度较大。

竞争激烈:法学专业毕业生众多,竞争激烈。

法学专业是一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学科。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在法学领域取得优异成绩,为我国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何描述法学专业

法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深厚法学素养和广泛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学生将系统掌握法学知识体系,深入了解我国现行法律及党的相关政策,具备在各类法律机构中工作的能力。

该专业的教学体系涵盖了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严谨的教学,学生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全方位训练。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构建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更培养了其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复杂法律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律手段有效管理事务和解决纠纷的实际操作能力。

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多个领域就业,特别是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及法律服务机构中,他们将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推动法治建设和社会公正的中坚力量。

综上所述,法学专业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法学知识和实践机会,更为其铺设了一条通往法律职业成功之路的坚实基石。

法学专业介绍及描述,法学专业介绍及描述

法学专业介绍:

法学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法学专业方向:

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

法学专业课程:

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司法、国际经济法。

法学专业怎么怎么样?(学长学姐评价)

北京交通大学:我是学法学的,所以我热爱法学。特别喜欢法律分析问题的视角。如果想学习法学,如果是出于兴趣,你完全可以支持。不过你应该告诉他或她,学习法学首先要有一颗公正的心,要有正义感,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逻辑分析思维。然后需要大量的阅读,不仅仅是法学相关的书籍、资料,还应该涉及各个学科,因为法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学科的科学。再则要关心时事,关心法律法规发展的动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过法学的人批判思维要比学别的专业的批判思维强很多,还有就是要选自己喜欢的法去学,要学透,不要泛泛的去学,专功一两门,比如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什么的.我们哈工大是钻研国际法的;黑大的刑法;吉大的民法,宪法;还有很多知名的法学院,北大,清华,人大,政法的都很有名,总之就是要选自己喜欢的去学。

黑龙江大学:就业比较窄,除了公务员就是司法考试,哪个都不是容易的事,如果真去了企业,人家要你不多没你不少,不建议学习这个专业,但是如果是在非常好的学校上大学,还是有一定发展的。例如:北大;人大;武大,中国政法;吉林大学,西南财经政法。就这些学校,没有多余的了。现在每个学校几乎都有法律专业的学生,就业压力太大,每年能专业对口走的人不到1/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很容易读,随便混混也能拿到毕业证书;但也很不容易读,要想读出名堂来要花比较大的精力。并且目前法学本科毕业的话工作并不是很好找,除了公务员以外,找的其他的工作常常会和法学没有关系。当然,如果过了司法考试的话,读法学的价值就立刻体现出来啦,不论是考公务员还是找其他的法律性工作都比较容易了。不过有一点,司法考试只有等你拿到法学本科文凭以后才能考,也就是必须大学四年毕业以后才能考,而且考试难度很大。

请问,法学专业背景的描述是什么,大概意思,或者说要怎么写

法学专业背景为近代的法学教育起步于19世纪末,即1862年在北京成立的同文馆。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借鉴苏联法学教育模式,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教育体系和模式。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正式成立,并聘请了大批苏联专家,举办由苏联专家直接讲课的研究生班;接收各地教师到人大进修,翻译了一大批苏联的法学教材,法律系开设的课程,基本上都是苏联的。

1954年5月,教育部主持召开了全国政法教育会议,1952年至1954年间,先后建立了北京政法学院和北京大学法律系、复旦大学法律系、西北大学法律系;

形成了“五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北京大学法律系、东北大学法律系、复旦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五院”(北京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和西北政法学院)的法学教育格局。

“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多数政法院校停办或撤销建制,只有北京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和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从1973年起招收了为数不多的“工农兵学员”。

文革结束后,中国的法学教育开始恢复和发展。1978年,中共中央批转的《第八次全国人民司法会议纪要》明确提出“恢复法律系、培养司法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等一大批政法院系先后恢复招生。

1998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规定法学专业四年期间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公共政治理论课、公共外语、公共计算机、公共体育、专业必修课等。

2012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法学学科门类为法学、专业代码为030101K。

扩展资料:

法学专业发展前景:

1、法学人才需求:

随着依法治国基本国策的确立,从长远来看,法学专业作为“朝阳”专业,其毕业生的就业是大有发展前景的。再者,社会各界的法治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对法学专业的人才需求迅速增长。

1992年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发达内在地需要法治,而法治和健全的法律服务市场的第一要素就是法学教育的繁荣与法学人才的培养。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发达对法学专业人才,尤其是应用型、复合型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更大。

2、法学考研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通过推免或考试方式选择到中国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攻读法学及相关学科硕士、博士学位。

3、法学就业方向:

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适合从事审判、检察、司法行政、律师、公安等实际工作,也可从事立法、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以及行政管理和公司、企业的法律顾问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