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大学排名作为衡量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一直备受关注。2025年,全球各大权威机构纷纷发布了最新的大学排名,今年的排名情况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全球大学排名概述
2025年,全球各大权威机构发布的大学排名主要有以下几种:
1. QS世界大学排名:由英国一家教育市场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名之一。
2.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由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简称THE)发布,也是全球知名的高等教育排名。
3.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由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发布,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名之一。
二、2025年全球大学排名亮点
1. 美国大学依旧强势:在各大排名中,美国大学依然占据着领先地位。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顶尖学府稳居前列。
2. 亚洲大学崛起:近年来,亚洲大学在全球排名中的表现越来越亮眼。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亚洲高校纷纷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3. 欧洲大学保持稳定:欧洲大学在全球排名中的表现相对稳定,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巴黎索邦大学等传统名校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排名。
三、2025年中国大陆高校排名
1. 清华大学:在QS、THE、USNews三大排名中,清华大学均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一。
2.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在三大排名中均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二。
3.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三大排名中均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三。
4.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在三大排名中均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四。
5.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在三大排名中均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五。
四、2025年全球大学排名变化
1.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QS、THE、USNews三大排名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均有所上升,位列全球高校第5位。
2. 英国牛津大学:在三大排名中,牛津大学均有所下降,位列全球高校第2位。
3.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三大排名中,新加坡国立大学均有所上升,位列全球高校第11位。
五、2025年全球大学排名趋势
1. 国际化程度提高: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国际化发展,提升国际化程度。
2. 科研实力增强:科研实力成为衡量高校水平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多的高校在科研领域取得突破。
3. 注重学生培养: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025年全球大学排名结果显示,高等教育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国、亚洲、欧洲等地区的高校在全球排名中表现出色,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我国大陆高校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未来,相信我国大陆高校将继续努力,为世界高等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2025年6月18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以下是部分排名情况:
A+专业数量排名:“双一流”高校优势明显,北京大学以94个A+专业居首,清华大学56个排第二,哈尔滨工业大学49个排第三。前十还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非“双一流”高校中,北京电影学院以10个A+专业位列第一,上海戏剧学院9个紧随其后。A+专业精度排名:单科性大学表现突出,中央音乐学院达100%,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音乐学院等也排名前列。综合性大学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以78.3%和75.7%位列冠亚军。上榜专业数排名:北京大学有120个专业上榜领先,吉林大学119个紧随,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武汉大学以112个并列第三。非“双一流”高校中,扬州大学以104个上榜专业领先,江苏大学89个排第二,长江大学88个排第三。各地区高校实力:北京的A+专业数和A专业数占优,顶尖专业实力强;上海A+专业排第二;江苏上榜专业数排第一,专业整体实力雄厚;湖北、山东、广东上榜专业数位列前五。
2025年有多份高校排行榜,不同机构排名各有侧重,其中软科和综合7份榜单的排名情况如下:
软科版2025年中国大学排名综合榜单前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11- 20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其他亮点:北京科技大学排35名超过部分985高校;部分211高校跌出百强,如太原理工大学等;部分西部211高校崛起,如贵州大学等;双非高校表现抢眼,浙江工业大学排62位、深圳大学排68位。7份高校排行榜平均值计算的总排名前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其他情况:四川大学排14名,超过部分著名理工类985高校;南开大学排23名;部分理工类和综合性211高校挺进全国40强,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双非高校中深圳大学等达到上游211高校水平。
2025年4月15日,软科发布“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具体情况如下:
主榜排名:主榜(综合性大学排名)上榜高校589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11年蝉联全国三甲,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位列前五,其他前十依次为南京大学(第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武汉大学(第八)、华中科技大学(第九)、西安交通大学(第十)。“双一流”与非“双一流”高校表现:“双一流”高校优势明显,百强中有91所。海南大学较2024年上升11名,排第93名,使“双一流”高校在百强榜增1所。9所非“双一流”高校进百强,前五为浙江工业大学(62名)、深圳大学(68名)、江苏大学(82名)、福建师范大学(87名)、扬州大学(91名)。单科性大学排名: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药类第一,北京中医药大学居中医药类首位,上海财经大学列财经类第一,北京外国语大学摘语言类桂冠,中国政法大学登政法类榜首,中央民族大学在民族类排第一,上海体育大学领跑体育类。非公办大学排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夺得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榜首。此次排名对象为中国1000多所本科高校,软科将高校分类采用差异化指标体系排名,评价体系含十大模块、37个维度、104项指标、392个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