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图书馆(耶鲁大学图书馆门口石碑)

出国留学 (22) 2个月前

耶鲁大学图书馆,这个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图书馆”之一,究竟有何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知识的殿堂,感受它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藏书和独特的文化氛围。

一、图书馆简介

耶鲁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753年,是美国最早的图书馆之一。图书馆分为老图书馆、新图书馆和贝内克稀世藏书馆等多个部分,藏书量超过1300万册,涵盖了各种学科领域。

二、老图书馆

老图书馆位于耶鲁大学的老校区,始建于1805年,是耶鲁大学最早的图书馆。这座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走进图书馆,仿佛穿越到了百年之前。

1. 老图书馆藏书情况

老图书馆藏书量约为80万册,主要集中在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领域。其中,不乏珍贵的古籍和手稿。

2. 老图书馆特色

(1)古典主义风格:老图书馆的建筑风格典雅,充满古典主义气息,是耶鲁大学老校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2)独特的藏书馆:老图书馆内部设有多个藏书馆,如特里布尔藏书馆、费舍尔藏书馆等,每个藏书馆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收藏。

三、新图书馆

新图书馆建于1930年,位于耶鲁大学的新校区。这座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与老图书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图书馆是耶鲁大学图书馆的核心部分,藏书量最大。

1. 新图书馆藏书情况

新图书馆藏书量约为900万册,涵盖各个学科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

2. 新图书馆特色

(1)现代化的设施:新图书馆拥有现代化的设施,如电子阅览室、自助借还书机等,方便读者查阅资料。

(2)宽敞的阅览空间:新图书馆拥有宽敞的阅览空间,可供读者安静阅读。

四、贝内克稀世藏书馆

贝内克稀世藏书馆成立于1913年,是美国最著名的图书馆之一。该藏书馆主要收藏古籍、手稿、地图、绘画等珍贵文献。

1. 贝内克稀世藏书馆藏书情况

贝内克稀世藏书馆藏书量约为150万册,其中包括大量珍贵文献,如古腾堡圣经、手稿、地图等。

2. 贝内克稀世藏书馆特色

(1)丰富的藏书资源:贝内克稀世藏书馆拥有丰富的藏书资源,是研究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的重要基地。

(2)专业的学术服务:贝内克稀世藏书馆为读者提供专业的学术服务,包括咨询、展览、讲座等。

五、耶鲁大学图书馆的国际化

耶鲁大学图书馆不仅是美国最著名的图书馆之一,也是全球知名的研究型图书馆。图书馆积极引进国外文献,为全球学者提供学术资源。

1. 国际合作

耶鲁大学图书馆与世界各国图书馆、研究机构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2. 多元化的馆藏

耶鲁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涵盖了各个国家和地区,为读者提供了多元化的学术资源。

耶鲁大学图书馆是一座知识的殿堂,它承载着耶鲁大学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在这里,读者可以感受到人类文明的进步,体验一场穿越时空的阅读之旅。无论是沉浸在古籍的世界,还是探索现代科学的奥秘,耶鲁大学图书馆都是你的最佳选择。

以下是一张表格,简要概括耶鲁大学图书馆的各个部分及其特点

部分名称 建立时间 建筑风格 藏书情况 特色
老图书馆 1805年 古典主义 约80万册 丰富的古籍、手稿
新图书馆 1930年 现代主义 约900万册 现代化设施、宽敞空间
贝内克稀世藏书馆 1913年 约150万册 珍贵文献、学术服务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多元化馆藏

耶鲁大学图书馆的历史沿革

1700年,康涅狄格的居民达成了一致协议,要在该殖民地设立一所学院。被指派执行此决议的十位教士在布兰福德教区的牧师宅邸召开了首次会议。“每一位成员都带来了一些书,并把它们捐赠给未来的学院。他们把书放在一张大桌子上,然后声明,‘我捐献这些书,用于建立这个殖民地的学院。’”尽管历史学家们倾向于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这段取自克拉普院长《耶鲁学院编年史》(1766)一书的轶事至少表明了人们对于图书馆在创建耶鲁学院时所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视。

1718年,新建的学院经过几度搬迁,才在纽黑文的一座三层楼房里定居了下来。位于二楼的图书馆当时在殖民地驻伦敦代表杰里迈亚?德鲁默的努力下已获得众多的捐赠,使藏书总数达到了一千册。斯蒂尔赠送了成套的《饶舌者》和《旁观者》杂志。

1713年,牛顿捐了他的《光学》和《原理》的1713年第二版。埃蒂安纳送了古希腊文的《文选》和另一本古希腊文的书。天文学家哈利也送了他所编的阿波洛尼厄斯著作。还有来自旅英最著名的康涅狄格人伊莱休?耶鲁的捐赠。耶鲁曾任马德拉斯的圣乔治要塞总督,他赠送的书籍中包括一个似乎是最早来到北美的中世纪绘图手抄本《人类拯救通鉴》。除了通常的神学著作外,图书馆的收藏还包括乔叟、斯宾塞、弥尔顿、本?琼生、培根的《论说文集》,巴特勒的《赫狄布拉斯》,坦普尔和考利。

1733年,耶鲁学院从伯克莱主教那儿获得了900多册书的捐赠,“堪称是一次性运抵北美的最佳图书收藏”。

1763年,图书馆搬到了一座跟学院教堂分享的古典式建筑里。同年,又从贾雷德?埃利奥特那儿获得了首笔十英镑购置图书的专用基金。跟哈佛一样,耶鲁学院在独立战争期间也被英军所占领。图书馆的藏书被匆忙地疏散,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直到1843年,又经历了两度搬迁,第一座独立的图书馆大楼才终于建成。这是一个别出心裁的建筑设计,尽管面积很小,但整个布局确是模仿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教堂,有高耸的尖顶。

1889年附加了一座罗马建筑式样的大厅,1905年又追加了一座哥特式的大厅。但所有这些空间都很快被填满了。最后该图书馆楼又被用约翰?W?斯特林遗赠款所建的斯特林纪念图书馆所取代。新图书馆大楼规模庞大,有点类似于法国南部阿尔比的哥特式大教堂,外表既像要塞,又像大教堂,虽令人瞩目,但在校园里显得有点不太协调。它倒是符合耶鲁大学惯用富丽堂皇的风景来装点校园的倾向。

在建造斯特林图书馆的决定作出之后,耶鲁大学的英国文学教授昌西?布鲁斯特?廷克,召开了一次校友会。他提请校友们注意:新建的大楼并不就是耶鲁大学图书馆,真正的图书馆是指楼内的图书,而他对后者的描述却是令人沮丧的。“哈佛大学……总是名列前茅。耶鲁大学的毕业生对于耶鲁总是在竞赛中名列第二耿耿于怀。但即使是第二也比第五或第六强……而我们目前的经费已经落到了第六。”人们在读到这段文字时总是感到惊诧:四十年以后,耶鲁大学图书馆作为美国第一流图书馆的事实已毋容置疑。

但在19世纪中,人们还未意识到善本书收藏对于大学的重要价值。图书馆每天只开几个小时,董事会很不情愿拨款给图书馆购书和维修图书馆大楼的设施。到了冬天,唯一的取暖设备就是走廊里的一只炉子。

当1864年的图书馆馆长但尼尔?吉尔曼因抗议这种怠慢愤而辞职时,他吃惊地从伍尔西校长那儿收到了一封热情的祝贺信:“这个地方并不具有积极进取的人所自然追求的重要性。学校的状况如不能得以改善的话,它目前和将来都不会给予图书馆以更多的支持。”

然而,到了廷克向校友讲演的时候,耶鲁大学已经拥有足以构成图书馆未来名声基础的三个重要图书收藏。

1911年,欧文奥尔迪斯捐赠的美国文学作品收藏,威廉阿尔弗雷德斯佩克赠送的歌德作品收藏和亚历山大史密斯科克伦捐给伊丽莎白时代俱乐部的书籍。斯佩克成了歌德作品收藏的的第一任管理员,他对这位诗人的兴趣最早是从八岁时开始的,当时他旁听了一个高年级班讨论《铁骑手葛兹?冯?伯利欣根》。科克伦在宣布向俱乐部赠书时,曾在校园内引起轰动。费尔普斯教授震惊得“差点从椅子上掉了下来”。科克伦对于当时俱乐部内的交谈缺乏学术性,几乎总是围绕体育比赛的话题感到有点遗憾。他的俱乐部后来果然有了变化。坐落在一栋18世纪楔形板房子里的俱乐部墙上挂满了伊丽莎白女王和詹姆斯一世的画像和文件,俱乐部的学生成员每天下午喝茶的时间都聚在一起讨论上述这两个时期的文学,并用来自休思图书馆的四部莎士比亚对折本和二十四部莎士比亚四开本,还有花一万美元从夸里奇书店购买的首版培根《论说文集》(1597)来验证他们所引用的诗句。为了保护这些小而珍贵的物品,俱乐部的藏书室定制了一个笨重而坚实的门,往往要一名运动员才能打开这扇门。

廷克呼吁校友捐赠图书的第一个显著成果就是来自多瑙河畔梅尔克修道院的一部谷腾堡圣经,捐赠者是耶鲁大学最慷慨的赞助人之一,爱德华?S.哈克尼斯夫人。罗森巴赫博士替她在纽约的一次拍卖中买下了这本书,除佣金外还付了3.1万美元。二十一年以后,另一个印刷史上的纪念碑,即在北美首次印刷,并保存完好的《海湾版赞美诗》(1640)也在拍卖市场上出售。罗森巴赫又为耶鲁大学以创下世界纪录的15.1万美元高价买下了这本书,他自己的佣金就高达9万美元。但这一次他的行为没有受到原谅。原答应在这次交易中付出3万美元的哈克尼斯夫人愤慨地撤回了她的允诺。经过艰苦的谈判,使该书终于进入耶鲁大学图书馆时,罗森巴赫兄弟不得不从自己腰包中掏出4.59万美元作为捐献。

除了捐赠者之外,对于耶鲁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作出最大贡献的就是廷克本人和詹姆斯?巴布。作为一位受人爱戴的教师,廷克对于英国文学的热忱影响了不止一代的收藏家。巴布是1945-1965年间的耶鲁大学图书馆馆长。他俩的专业领域都是18世纪的英国研究,所以这方面藏书成为耶鲁大学图书馆的强项并非出于偶然。馆藏18世纪英国的报纸本来就非常强,另外还有威廉?贝克福特作品的最佳收藏,这是巴布的兴趣所在。作为图书馆的资深政治家,威尔马思?刘易斯在其康涅狄格的宅邸里真实再现了草莓山的情景。他所藏三千封霍勒斯?沃波尔的信札和原沃波尔图书馆中五分之二的藏书,后来都将被捐献给耶鲁大学图书馆。

刘易斯先生曾写过一本机智而又诙谐的书《收藏家的进展》(康斯特布尔出版社),来介绍他的收藏。但就连他自己也承认,该收藏要逊于马拉德海堡文件收藏。20年代初,廷克在出版《青年鲍斯韦尔》一书后,即在爱尔兰报纸上登了一个广告,征求鲍斯韦尔的信札。他收到了两个回答,一个匿名者写道:“去马拉海德堡找。”另一位签名潦草的人报告,“鲍斯韦尔最后一位代理人和奥金莱克的拥有者是都柏林马拉海德堡的杭布尔?詹姆斯?塔尔博特。他最近刚进口了一个鲍斯韦尔的写字台,里面装满了信笺,至今尚未编目。”廷克把这些线索转交给了拉尔夫?艾沙姆,后者是耶鲁毕业生和原英军上校。艾沙姆充分运用了其耐心、魅力和巧妙的外交手段,不仅从塔尔博特处买下了鲍斯韦尔书桌里的信件,而且还有后来在阁楼、旧板球箱、外屋和在苏格兰的费特凯恩宅邸等另外六个储藏之处发现的文件。绝大部分这些文件最终于1949年都进了耶鲁大学图书馆。它们包括鲍斯韦尔尚未出版的日记,他的《科西喀记事》和《赫布里底群岛旅行日记》这两部书的手稿,《约翰逊传记》的部分手稿,以及哥德斯密、伯克、查塔坶、彭斯、伏尔泰的来信。

其它的馆藏只能在这儿简单地提及:一部《创世记》的纸莎草手抄本,据说是最早的一部中世纪手抄本的残本,也是最早的基督教圣经手抄本。一个有关美国西部的收藏,包括一个最好的德克萨斯州收藏。一个有关户外运动的印刷书和手稿收藏。一个鸟类学收藏,其中的两部奠基石分别是奥杜邦的四卷《美国鸟类》(1831-1834)和一部维伦德地图,有些专家认为这是美国最早的地图。在图书馆地下室的库房里,一排排旧的威士忌包装箱里装着詹姆斯?奥斯本令人瞠目的英国文学手稿,其中大部分是17和18世纪的手稿。查理?狄更斯的宠物渡鸦居高临下地俯视着理查?金贝尔上校的航空学论著收藏,还有托马斯?潘恩和狄更斯本人的画像。位于另一栋大楼里的“耶鲁大学历史医学图书馆”只有伦敦的“威尔科姆历史医学图书馆”才能与之媲美。保罗?梅隆先生又宣布把他的彩色插图书籍,十三部卡克斯顿的印刷书和布莱克作品收藏,其中包括一部彩色插页的孤本《耶路撒冷》,全都捐赠给耶鲁大学图书馆。

图书收藏的急剧增长需要有更多的书架空间。斯特林图书馆建成三十年之后,其藏书设施都已经饱和。拜内克家族的三兄弟这时自告奋勇地提出要捐款建一座新楼来作为善本书图书馆。这三兄弟自然都是耶鲁毕业和收藏家——弗雷德里克?拜内克收藏有关美国西部的作品,埃德温?拜内克收藏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的作品,而沃尔特?拜内克收藏詹姆斯?巴里的作品。由斯基德莫尔、奥因斯和梅利尔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戈登?伯恩谢夫特所设计的拜内克图书馆于1964年4月正式开放。

“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源头之辨

“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这句话在图书馆员心目中的熟悉程度不亚于另一句“如果有天堂,那一定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与后一句大家都知道出自曾担任过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之手相比,”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一句就显得没有那么出处清楚、流传有序了,很有必要查查看。

我们依然从读秀(www.duxiu.com)的中文图书全文检索入手,中文领域使用这句话的非常多,经过梳理,如果标注了出处,大抵有以下四个源头。

我们首先对这四个源头进行一下辨析:

①从时间先后顺序排,大约是19世纪末查尔斯·威廉·艾略特( Charles William Eliot)、20世纪初奥斯勒( Sir William Osler)、1966年卡特(Allan m. Cartter)报告以及美国《大学图书馆标准》(1979)。

②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威廉·艾略特(Charles William Eliot)曾说过这句话,虽然还找不到更进一步的出处,但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引用,并被收录在一些引语网站上。如( , )

吴建中先生曾长期担任上海图书馆馆长,卸任后又至澳门大学图书馆履新。他是我尊敬的业界前辈,专业能力和外语水平俱佳。吴馆长虽未给出艾略特所说这句话的原始出处,但我主观上愿意相信他行文中引用的可靠性,可是检索中客观源头比主观更重要。另外,虽然没有给出第一句英语的出处,但吴馆长给出了第二句英文的出处: 。

同时,我也找到了其他的引用,如:

那现在问题就转为了,找到Eliot校长的年度报告,并在报告中找到这句话。但遗憾的是,我暂时还没有找到这份年度报告。

③前述引文中有耶鲁大学图书馆,我们在耶鲁大学图书馆网站上也找到了馆长致辞中的相关描述。

大门一侧的石壁上刻着”The Library is the heart of the University“,我们尝试找到相关的照片。

在有关耶鲁斯特林纪念图书馆的装修介绍中,也记录了在入口处右侧石壁上镌刻有“The Library is the heart of the University”[ [Sir William Osler]字样。(出自The Decoration of the Sterling Memorial Library,Source: The Yale University Library Gazette, Vol. 5, No. 2(OCTOBER 1930), pp. 17-29,Published by: Yale University, acting through the Yale University Library)

Sir William Osler(威廉·奥斯勒)是加拿大医学家、教育家,被认为是现代医学之父。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参考咨询馆员Edith M. Coulter曾在 THE UNIVERSITY LIBRARIAN: HIS PREPARATION, POSITION AND RELATION TO THE ACADEMIC DEPARTMENT OF THE UNIVERSITY一文中指出Sir William Osier是在一次有关《大学中的图书馆学院》演讲中发表了此观点。

据此判断Sir William Osier是在1917年发表了此言论,晚于哈佛大学校长Charles william eliot所发表的。

③第三个需要辨析的是Cartter, Allan Murray在An Assessment of Quality in Graduate Education中是否提到了“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这句话。1964年,美国教育委员会副主席ALLAN CARTTER引领现代声誉评估方法的先锋,主持了美国高等教育规划委员会'耐对人文和科学专业质量组织的系统、广泛的研究生专业调查。卡特关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报告发表于1966年,副标题是a study for Commission on Plans and Objectives for Higher Education,是高等教育界比较著名的报告之一。

我们进一步找到这个报告,就可以找到其讲“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的上下文语境。这份报告还需要进一步追踪全文。

(未完待续)

美国最著名的十大图书馆

图书馆可以说是一座大学的灵魂,与国内的图书馆相比,美国又有哪些有特色的图书馆呢?下面86盘点一下美国大学十大图书馆,别就知道个哈佛图书馆,赶紧了解一下吧。 1、燧石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

在图书馆的扩建上,普林斯顿大学不遗余力,其规模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燧石图书馆藏书约800万册之多,它秉承着这样一种看似悖论的理念:书籍当然应该被精心保护,但更应该被充分利用,如果达不到后者的要求,那么书籍就无异于一堆废纸。存书量,在美国大学图书馆排名中列第18位,其规模并不算大,但是经过近3个世纪的历史积累,该馆储藏了不少优秀的古籍和善本。有的图书十分珍贵,普林斯顿规定每周只对外开放一个小时,学生只有在这段极为有限的时间内才可以一饱眼福。

2、乔治皮博迪图书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乔治·皮博迪图书馆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乔治·皮博迪图书馆如今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部分,虽然自1857年建立以来这座图书馆已经被易手多次,从皮博迪学院到巴尔的摩市,再到这所大学。图书馆书库的特色是五排令人印象深刻的铸铁阳台.除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之外,乔治·皮博迪图书馆现已成为在巴尔的摩举办婚礼和活动的首选场地。

3怀德纳图书馆—哈佛大学,与泰坦尼克号有关系的图书馆

学子都看过泰坦尼克号吗?你知道这个图书馆和泰坦尼克号的关系吗?

怀德纳(Harry Elkins Windener),一位哈佛大学毕业生和藏书家,与“泰坦尼克号”一起沉没了,因他悲伤的母亲的捐献而建立起来的怀德纳图书馆,却成为一座伟大的永不沉没的图书馆。

在这个十层的建筑中,有五十七公里的书架,足以容纳四百六十万册左右合订本。这些书架就好像用煅铁铸就的宏伟支架,承载着这座建筑的重量。毫不夸张地说,图书馆就是由它所有的书籍支撑起来的。它就是一座城邦,位于哈佛大学九十多个学院和系所联盟的中心,来这儿的人们不仅是图书馆员、赞助商和教授,还有木匠、快递员、厨师、会计、学生和兼职的书籍上架员、网站所有者、网络管理员和人力资源顾问。它拥有大约一千四百万册书籍,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学术图书馆。

上个世纪60年代学生造反运动达到疯狂时刻,哈佛的一些激进派学生扬言要烧掉这座神圣的宝殿。当他们成群结队地拥到图书馆前,却看到惊心动魄的一幕∶台阶上威风凛凛地站立着一长排白发苍苍的哈佛老教授,中间的一位老先生抱着一块纸板,上面只写了一句话∶“踩着我们的老骨头过去”。面对着坚强沉默、无畏无惧的老先生们,学生们胆颤了,仓皇离去。

4里格斯图书馆-乔治城

派头非凡包括三层书架、描金柱子和回旋走道、刻着乔治敦校徽的玻璃门、各种颜色硬皮精装书。据说这是美国仅有的几座铸铁构筑的图书馆之一,楼梯也是铸铁的,沿着相当扎实的楼梯上去俯瞰,自我感觉特别膨胀。下来发现转弯的地方还有一架钢琴和几个人物塑像。

图书馆跟餐厅结合在一起,迷宫般的图书馆,加上美味的菜式,对于书虫来说应该是最好的就餐地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想在Riggs Library吃饭,还请你事先预约。这一顿人文书香盛宴,可不是随时都能吃到的。

5、Bizzell Memorial Library,俄克拉荷马大学

此图书馆是该州最大的研究型图书馆(珍藏伽利略、查尔斯狄更斯等人手稿),是Big-12联盟中第二大研究型图书馆,位列北美113个大型研究型图书馆第27位,同时也是美国国家历史地标建筑。想想这些名人手稿,就激动不已呢。

6、Rush Rhees Library,罗切斯特

罗彻斯特大学的图书馆约有330万藏书,分散在11所图书馆,其中Rush Rhees Library是最大的图书馆,建筑古色古香。图书馆是罗切斯特大学River Campus的标志性建筑,你会在很多宣讲会上看到它,我当时也是第一眼看到它就深深爱上了这个学校的校园风格。学校有校车直达图书馆门口,所以很多同学都会选择来图书馆上自习。图书馆里分为三层,按照美国人的习惯是一进图书馆就是二层,往下走是一层,往上走是三层。图书馆借书区在二层,从左侧过道绕道图书馆的后面就是Computer Lab和部分自习区,只要有学生证ID都可以上网。三层则全是自习室,其中有一个专门为Graduate Student专门设置的自习室,需要有学生证才能进入。自习环境舒适优雅,累了的时候还可以欣赏一下周边的壁画。一层则是传说中的“网吧”~其实就是一个大型的Computer Lab,是IT Department所在地,有任何关于电脑或者账户登录的问题都可以来问他们。这里还有一个Apple Store,在校生购买Apple产品每年都会有一定的优惠。

7、尤里斯图书馆-康奈尔大学

康乃尔大学图书馆共有20个单位,是美国其中一所最大的学术研究图书馆。红楼梦抄本甲戌本现存于此。胡适所献。尤里斯图书馆后面的钟楼每天都由学生表演敲钟音乐。每天太阳下山时演奏校歌及其它音乐,参观者可以在钟楼中看他们演奏。

8、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 Library, Yale(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的拜内克古籍善本图书馆(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 Library),是 1963年由曾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 Gordon Bunshaft设计,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为保存珍贵书籍和手稿的建筑,位于纽黑文耶鲁校园中心的华尔街121号休伊特方庭(Hewitt Quadrangle)。建筑的外立面能让阳光穿透墙壁,照射到图书馆内。

9、Bapst Library, Boston College(波士顿学院)

Bapst图书馆经常被称为全美最美丽的图书馆,在1924年它就被称为“哥特式建筑在美国的最好的例子。”所有这一切都听起来不错,但什么使得它真的很酷?Bapst是美国唯一一座,你可以真正逃离凡世,假装自己是哈利·波特的图书馆!

10、Butler Library巴特勒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下设23座分馆,每个分馆都各具特色,著名的有 Avery Architectural& Fine Arts Library, Butler Library、School of Social Work Library、Columbia Journalism School Library,其中东亚图书馆(East Asian Library)中有各样的中文书籍,流行小说,古典文学,甚至县志都可以找到。总藏书量达870万册,并且收集有微缩胶片600万套,2600万种手稿,以及60万册善本书,10万片VCD和DVD,20万份官方文件,还有中国族谱、家谱、谱谍约950种,是中国的图书馆以外收集最丰富的图书馆。东亚图书馆的藏书仅次于哈佛大学的燕京图书馆,开设有丁龙讲座(Dean Lung Professor),又设立中文图书馆,开始收藏中文数据。